阅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| 卡夫卡
内容简介
“卡夫卡就是⽂学本⾝,正如莫扎特就是⾳乐本⾝。”
卡夫卡在本书中既谈论文学、写作、艺术的日常思考,也谈论工作、人的自由、家庭、城市生活等普世话题,金句频出,十分精彩。
-
和小职员出身的文学大师卡夫卡聊聊天,逃离眼前的办公桌,进入属于你的阅读世界。
1920 年至1923 年,卡夫卡在他的生命最后四年里,向十七岁的青年古斯塔夫·雅诺施传授关于文学的一切。最生动的一线记录,还原一位文学圣徒的真实形象。
1951 年初版后 翻译成十几种语言、蜚声国际文坛 与《歌德谈话录》并称为德语双璧。
本书是弗朗茨·卡夫卡的谈话录。
1920年,文学青年雅诺施初次拜访在保险公司任职的卡夫卡,从此开始了一段亦师亦友的情谊。两年多的时间里,无数次办公室里见缝插针的聚谈,或是漫步在布拉格的边走边聊,围绕文学、艺术、阅读、写作、自由、爱情、孤独等话题,卡夫卡展开了一系列洞察人心的思考和表达。他用书建起屏障,抵抗自己的局限性和惰性,抵抗眼前的办公桌和椅子。雅诺施记录了这些闪烁着思想火花的句子,让我们有幸听见这位文学圣徒的真实声音。
0.53kg
作者: (奥) 弗朗茨·卡夫卡 口述 / (捷克) 古斯塔夫·雅 诺施 记述 译者: 徐迟
出版社: 天津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: 卡夫卡谈话录
原作名: Gespräche mit Kafka: Aufzeichnungen und Erinnerungen
出版年: 2021-12-15 页数: 352 装帧: 平装
ISBN: 9787201177410
内容简介
“卡夫卡就是⽂学本⾝,正如莫扎特就是⾳乐本⾝。”
卡夫卡在本书中既谈论文学、写作、艺术的日常思考,也谈论工作、人的自由、家庭、城市生活等普世话题,金句频出,十分精彩。
-
和小职员出身的文学大师卡夫卡聊聊天,逃离眼前的办公桌,进入属于你的阅读世界。
1920 年至1923 年,卡夫卡在他的生命最后四年里,向十七岁的青年古斯塔夫·雅诺施传授关于文学的一切。最生动的一线记录,还原一位文学圣徒的真实形象。
1951 年初版后 翻译成十几种语言、蜚声国际文坛 与《歌德谈话录》并称为德语双璧。
本书是弗朗茨·卡夫卡的谈话录。
1920年,文学青年雅诺施初次拜访在保险公司任职的卡夫卡,从此开始了一段亦师亦友的情谊。两年多的时间里,无数次办公室里见缝插针的聚谈,或是漫步在布拉格的边走边聊,围绕文学、艺术、阅读、写作、自由、爱情、孤独等话题,卡夫卡展开了一系列洞察人心的思考和表达。他用书建起屏障,抵抗自己的局限性和惰性,抵抗眼前的办公桌和椅子。雅诺施记录了这些闪烁着思想火花的句子,让我们有幸听见这位文学圣徒的真实声音。
0.53kg
作者: (奥) 弗朗茨·卡夫卡 口述 / (捷克) 古斯塔夫·雅 诺施 记述 译者: 徐迟
出版社: 天津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: 卡夫卡谈话录
原作名: Gespräche mit Kafka: Aufzeichnungen und Erinnerungen
出版年: 2021-12-15 页数: 352 装帧: 平装
ISBN: 9787201177410
内容简介
“卡夫卡就是⽂学本⾝,正如莫扎特就是⾳乐本⾝。”
卡夫卡在本书中既谈论文学、写作、艺术的日常思考,也谈论工作、人的自由、家庭、城市生活等普世话题,金句频出,十分精彩。
-
和小职员出身的文学大师卡夫卡聊聊天,逃离眼前的办公桌,进入属于你的阅读世界。
1920 年至1923 年,卡夫卡在他的生命最后四年里,向十七岁的青年古斯塔夫·雅诺施传授关于文学的一切。最生动的一线记录,还原一位文学圣徒的真实形象。
1951 年初版后 翻译成十几种语言、蜚声国际文坛 与《歌德谈话录》并称为德语双璧。
本书是弗朗茨·卡夫卡的谈话录。
1920年,文学青年雅诺施初次拜访在保险公司任职的卡夫卡,从此开始了一段亦师亦友的情谊。两年多的时间里,无数次办公室里见缝插针的聚谈,或是漫步在布拉格的边走边聊,围绕文学、艺术、阅读、写作、自由、爱情、孤独等话题,卡夫卡展开了一系列洞察人心的思考和表达。他用书建起屏障,抵抗自己的局限性和惰性,抵抗眼前的办公桌和椅子。雅诺施记录了这些闪烁着思想火花的句子,让我们有幸听见这位文学圣徒的真实声音。
0.53kg
作者: (奥) 弗朗茨·卡夫卡 口述 / (捷克) 古斯塔夫·雅 诺施 记述 译者: 徐迟
出版社: 天津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: 卡夫卡谈话录
原作名: Gespräche mit Kafka: Aufzeichnungen und Erinnerungen
出版年: 2021-12-15 页数: 352 装帧: 平装
ISBN: 9787201177410